第670章 感到威胁

  先进一定能淘汰落后么?

  未必。

  这世上每个人都拥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,那就是为了避免不确定性。

  而选择自己的经验判断,选择更确定的属性。

  这就是为什么在世界上这么多国家,很难大幅度改革的原因之一。

  正如当初为什么清末早早就能实现更可靠的海运,而国家却非得选择更加繁琐的漕运一样,不光是好几十万漕运工人衣食所需,更在于当权者很难,抛开固有思维去相信一件创新的稳定性。

  所以载沣在看到联合收割机后,他内心不光是惊讶,震惊,更多的还是恐惧。

  打破了他内心几十年来知识的那种恐惧。

  合上报纸,他双眼微微闭不知道在想一些什么,当他再次打开报纸,时他的眼神中淡漠了许多。

  不过是一些西洋奇巧之物罢了,这种西洋东西他也见过很多,特别是汽车。

  他载沣就有两辆洋人送的汽车,平时坐起来还行,但也经常出一些小毛病,好看但不实用。

  冷笑一声。

  “哼。。。不过是花架子罢了。”

  把报纸放在旁边桌面上,这才正眼看着眼前的这位范大人。

  “仲举坐吧。”

  听到王爷跟自己说话了,他怎敢真坐,不过来到座位边上,微微摆了一个样子。

  “谢王爷。”

  “嗯。此次去海城辛苦你了,敢问有何收获啊?”

  范大人眼珠一转,默默低下头很真人答道。

  “卑职殚精竭虑如履薄冰,为了大清兢兢业业。。”

  “行了,别跟我说这套,就说说你的真实想法就行。”

  “是。如今海城发展民生之快,是我平生仅见,其发展重点,已经从传销,直销等附属行业,慢慢转变成,房地产,基础建设,商业建设,工厂等实体产业,卑职成与海城三教九流都有过一定接触,感觉。。。。”

  作为职业官僚,范大人他早就准备好怎么应对载沣的提问,于是张开嘴来就源源不断,从民生见闻开始说起,听的载沣也是津津有味。

  “你的意识是,海城不存在没工作的流民?”

  “是的,海城会统一给流民登记,有病的先看病,没病的对其做一定时间的技能培训,就可以在他们的安排下得到一份工作,如果不希望做分配的工作也可以,他们也支持这些流民自己寻找工作机会,他们管这叫灵活就业。”

  “那咱们四九城是否也能跟海城学习,让四九城里面的流民都得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呢?”

  载沣他从小到大在这里,当然他也知道现在这四九城内什么德行。

  别看四九城内好几十万人,但光流民少说就的接近七八万。

  虽然清廷也是奉行大政府主义,但无论是按照老的祖宗之法还是按照新的西方理论,他们都无法真正把这些流民利用起来。

  导致四九城跟这世界上任何首都都一样的问题,那就是在豪华的京城内,免不了贫民窟。

  (多数还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受限于经济理论,国家对于负债投资都心怀芥蒂。这就导致这时代所有国家对自己国家内的国民,人力使用方面很难有大的作为。说白了,就是组织度不够,那时所有国家对自己国民,基本上还都使用散养方式。)

  看范仲举闭嘴不语,载沣也想明白其中关键之处,那就是没钱。

  现在朝廷财政十分紧张,很难拿出大笔资金投资那些看不到回报的基础建设上,安静良久后。

  “王爷,我们要学习海城,那就的搞活咱们四九城内的经济,按照范大人的说法是,这叫盘活资产,就比如如今的海城几乎看不到老房子,他们的做法是。。。。”

  “吸。。。。”

  听完范仲举的办法,他贵为王爷也都倒吸一口冷气。

  好你个范德彪,原来你是这么坑人的,把老百姓房子没理由都给拆除了不说,反过来还收人家装修费,而且一收就好几十年,之后用着这笔钱做启动资金,投资基建。

  把基础建设修的差不多了,反过头来建一些更好的商铺,商品房,在卖给那些有钱人,甚至那些大使馆,还有租界,也都可以找理由都给他们拆除重建,还能挣这些洋人一笔钱。

  这么做。。。。可行是可行,但太。。。这动静闹的太大,影响肯定是不太好。

  看着面色不断变换的载沣,范仲举继续抛出一颗炸弹来。

  “按照范大人的说法,咱们这四九城本来就是一个金矿,那是越离紫禁城进的房子,其潜力越大,这价值也是越高,按照范大人的说法,咱们甚至可以公开拍卖地块,这样朝廷有钱了,商人也拿到了精品地块,工人也有了工作,有钱人或者那些当官的也买到了优质的房子。。。。。”

  这话听的载沣那是眼睛越来越亮,原来还可以这么干,属于空手套白狼,人家还的谢谢你。

  君臣俩人这一汇报就汇报到半夜,第二天清晨范仲举更是早早的来到醇亲王府开始汇报,接下来一周时间内,载沣连续会见了从海城回来的所有官员,甚至晚上也联合众臣连夜加班开会。

  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  这几天让载沣越研究越心惊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