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2章 东宫旧案

  裴行渊给林疏月讲了一个故事。

  话说在二十几年前,先皇还在世,当时的太子叫赵承宪,世人都称他为宪太子。

  宪太子是先皇后嫡子,不仅出身高贵,还深受先皇宠爱。

  再加上他德行有加,无论公事还是私德,都完美得无可挑剔,是以他在朝中颇受大臣爱戴,所有人都称赞他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继承人。

  最初,老皇帝对他也是很满意的。

  他自己就是一位英主,所以对于同样完美出色的儿子,就更加显得偏爱了几分。

  然而,这位太子爷还有一个亲弟弟。

  同样是先皇后所生,只是同父同母却不同命。

  哥哥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,而他,因为当时边境不宁,北越国力强盛,对大胤虎视眈眈,先皇被迫之下,只能送一个儿子到北越去当质子。

  太子不能送,因为当时的先皇子嗣不丰,除了三皇子赵承霖以外,其余的要么就是身体不好,无法长途跋涉,要么就是年纪太小,不忍送到北国为质。

  最终,这个任务落到了赵承霖的身上。

  赵承霖,也就是当今皇帝。

  他在十二岁那年,被送往北国,当了六年的质子。

  他经历过什么没有人知道,只知道六年后,当他的太子哥哥努力的陪着父皇励精图治,巩固边疆,训练军队,以至于四夷不敢来犯以后,把他接了回来。

  只是他被接回来时,整个人已经变得沉默寡言。

  太子哥哥对他心中有愧,所以上哪儿都带着他,不管走到什么地方,都会向人介绍,这是他最珍爱的弟弟,是大胤国的功臣。

  一时间,他也跟着得到了无上荣光。

  那是单属于皇子无法享受到的荣耀与尊敬。

  太子哥哥还亲自教他琴棋书画,骑马射箭,甚至于商谈国事的时候,也从不避讳他。

  他知道,这是太子哥哥在弥补他。

  想用这种贴心贴肺的好,来让他忘掉这六年的伤痛。

  他什么话也没有说,不拒绝,也不讨好,对于太子哥哥送给他的一切,全盘接受。

  太子对他很好,先皇却对他并不满意。

  在他看来,励精图治是在为国分忧,出国为质,也是在为国分忧。

  既然生到了这个位置,享受了国民的奉养,那么为国牺牲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。

  更何况,他们并没有放弃他,还是把他接回来了。

  为了能让他早点回家,边疆多少好男儿,抛头颅洒热血,才换来这短暂的和平。

  他怎能一点也不感恩珍惜,反倒囿于那一点的个人感受?

  皇帝对他不喜,他也就变得越发沉默。

  直到后来,先皇的年纪慢慢大了。

  太子的权势,也一日如一日的强盛。

  简直是如日中天。

  他开始靠近皇帝,开始给先皇进贡丹药,开始给先皇进献美人,让先皇耽于享乐。

  反正一切有太子哥哥不是吗?

  先皇辛苦一生,晚年享受一下怎么了?

  先皇是个英主,年轻时,也曾南征北战,戎马一生。

  所以,为此落下了不少身体上的毛病。

  这些毛病,在年轻时尚不明显,老了以后便都一一发作起来,每每让先皇痛苦不堪,日渐就变成了沉苛顽疾。

  因为这些沉苛顽疾,先皇开始不管不顾的享受。

  但凡是能让他的身体舒服一些的丹药,也不管对他是有利还是有害,一律大量服用。

  因为他服用那些丹药,所以,身体的情况变得每况愈下。

  太子见状,自然要劝说阻止。

  三皇子却说太子是别有用心,阻挠先皇治病。

  先皇渐渐起了疑心,再加上,当时他身边最受宠的庞贵妃是三皇子所进献的美人。

  枕头风一吹,自然对太子就更加疑心了。

  但如果仅仅是这样,还不至于闹得父子决裂。

  事情的转机,是在一次生日宴上。

  先皇过六十大寿,众皇子连同太子一起,按例应当向先皇进献礼物。

  其余皇子,进献的礼物虽然不至于惊喜,但也都没有出错,先皇甚是满意。

  可到了太子这里,原本准备好的一头他亲自猎的麋鹿,送到先皇面前时,却变成了一只死鹿。

  众所周知,九州大陆上向来就有中原逐鹿之称。

  所谓‘鹿’,不仅是权利的向征,也是皇帝的向征。

  太子竟然在先皇的寿宴上,进献一只死鹿,这代表着什么?

  代表着,他迫不急待想登上宝座了,他在咒先皇死!

  先皇果然大怒,觉得太子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