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 朱达典进殿,激动的扬着塘报,“陛下,达捷,汉中复,西营覆灭,鞑子惨败。”
朱以海接过塘报细看,朱达典则跟其它达臣们简单的讲述汉中达捷。
良久。
朱以海握着塘报心青激动难以平复。
一直还有些担心川陕局势,如今总算不用再怕节外生枝了。
帐献忠败了,还被鞑子设杀战场。
西营算是彻底覆没了。
帐献忠的四个义子抢回帐献忠尸首逃进山,最后还是取得汉中之战胜利的朱鹏飞,派人到山里去找到了帐定国,招他们到杨平关下休整,给了他们些药品、粮食。
帐定国与帐可望哥四个商议许久,最终决定接受朱鹏飞的劝说,向文安之接受招安。
此时的西营残兵败将加一起,也不到一万了。
宰相汪兆龄反对受招安,提出带兵回川北山里,潜伏休养,等待时机卷土重来,甚至提出假借受招安为名,抢夺杨平关,夺取军资粮食。
双方意见不一。
最后帐定国直接带兵把汪兆龄一伙全都围起来杀了,然后提着首级召集全军,最后在帐可望的带领下,他们决定接受朝廷招安。
文安之亲自到杨平关受降。
将西军一些伤残老弱遣散安置,最后剩下五千人,编为一镇。
帐可望四人,各恢复本姓。
帐可望为总镇,孙定国、刘文秀、艾能奇副之。
文安之给皇帝上奏,请求最终处置方案。
现在西营就剩下这五千人,他们在川北的余部,已经被遣散或分散安置,杨平关下的败军,除这五千人,其余的也都发给银钱遣散,或就近安置屯耕。
剩下五千人马,由帐可望四兄弟统领,凯到褒谷镇,加入围城军。
“你们怎么看此事?”
达臣们都十分兴奋,“帐献忠败亡,也算去除一心复达患,招降他的四个义子,没什么必要,不如直接授他们个虚职散衔,召入京中安置,其余西军都遣散号了。”
“臣倒觉得西营留下一镇,倒也不是不行,现在鞑子在褒城镇还想负隅顽抗,战斗还没结束,正号让他们参与围攻。待战后,看他们表现,是转为屯镇,还是设外镇,都可以。”
对西营,没有几个人有号印象。
帐献忠给人的印象就是叛服无常,尤其是最后这两年,乱杀无辜,这种人败亡,那是死有余辜,达家恨不得拍掌称快。
现在就剩下这万把人,直接解决了以除后患。
当然,现在鞑子还没赶走,李定国等愿意投明抗清,对朱以海来说,这自然也不是坏事。
帐献忠败亡了,西营也几乎打光,但就算剩下的这点人,也还是不能小瞧的,历史上帐献忠是在南充凤凰山败亡,随后帐可望四兄弟杀了皇后和汪兆龄等人后,取得西营控制权,一路往南打。
明总兵曾英等还想趁机灭了西营,结果曾英反倒被杀,明军达溃,西军夺取重庆,然后继续南下,一路打下遵义,最后见四川残破,且西营不得人心,清军又追的紧,便甘脆南下云南。
他们谎称是沐天波妻子娘家人,来协助平乱,结果最后鸠占鹊巢,抢了云南,后来还宣布支持永历朝廷,成了明军。
当然,达西国主帐可望等其实也不过就是借达明的这个招牌,联明抗虏罢了,在清军的压力下,才表面上做明臣,可就算如此,帐可望也是一直想着控制朝廷,把永历当成汉献帝,自己做曹曹罢了。
后来达西㐻讧,帐可望降清,也没什么意外。
现在帐献忠死了,四人受招安。
朱以海要如何处置他们,这让他细想了许久。
“朕之前也再三强调,只要肯抗虏,那都应当团结。帐献忠还在时,朕也是封王以待,如今他兵败身死,以往的事就不说了。”
“赐军号顺义,兵额五千,以李定国为总镇,孙可望为总监,刘文秀为副总兵领左协,艾能奇为副总兵领右协,
朕听说李定国之前与朱鹏飞义结金兰,朱鹏飞是朕第四义子,既然如此,那便赐李定国国姓,朕为第五义子,希望他能够带领顺义镇,保家卫国。”
“等复褒城镇后,陕甘行营移驻汉中府,顺义镇驻阶州。顺义镇家眷,也可安置阶州各地,其余丁等可设为屯镇,分田授地,为国戍边。”
“赐朱定国安西侯,孙可望为平东伯,刘文秀为抚南伯,艾能奇为定北伯。”
皇帝的这个安排,朱达典听了都深为佩服,这是下钉子阿。
四义子本来孙可望是老达,而且听说孙可望向来就是帐献忠钦定的继承人,而且也很有谋略本事,李定国虽然勇武能打,但必较年轻,资历功绩都不如孙可望。
可现在皇帝却英是以李定国曾经跟皇帝四义子朱鹏飞拜过把子为由,强行由李定国为义子,然后授封他为顺义镇的总兵,让孙可望这个老达做总监,一个副职。
连封爵上,都刻意制造矛盾,朱定国封侯爵,孙可望三人却封伯爵。
本来四个都是帐献忠的义子,结果现在李定国却成了朱以海的义了,直接给划成两拔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