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打听便知道出了什么事,一大早三夫人坐立不安,听说钱铜回来了,匆匆忙忙赶过来,见面便问:“铜姐儿,你大姐姐回来了没?”
钱铜道:“扶茵去接她了,三婶若是得空,收拾好屋子,等阿姐回来,去去她身上的晦气。”
三夫人连连点头,“好好好,你这是要上哪儿...路上小心点。”钱家三房平日里虽说矛盾不少,可一旦在大事面前,个个都护家。
崔家干的不是人事,苦了她的灵姐儿,在火坑里呆了五年。
倒了好,倒了她的灵姐儿就能回来了。
钱铜头也不回,应道:“知道了。”
——
天色亮开后,头一批赶到牙行的人是张县令。
一进去便见宋世子手里捧着木匣子,一身是血坐在院子中央,静静地候着,张文贤眼前一黑,膝盖控制不住地往下弯,瘫在地上,语无伦次,“下官愧疚陛下,愧疚百姓,该死啊...”
等蓝知州赶来时,便见张县令跪在地上,磕头忏悔。
蓝知州道他又在演戏,暗讽一大早他到底演给谁看,可当他抬头瞧见院子里被整齐摆放好的残尸时,脑袋也忍不住嗡嗡作响。
崔家就没一个长脑袋的。
蠢货。
一个酒楼,一个牙行,接二连三出事,他崔家上赶着想死,也别把自己连累上啊。
如此惨案,还偏生就发生在这节骨眼上,不是在挑衅朝廷吗。
怕什么来什么。
蓝知州还没来得及转移尸体,掩盖现场,朝廷的人马提前到了,百名铁骑一到扬州的地盘,便被百姓跪地拦下,哭诉崔家所犯下的桩桩惨案。
宋允执与沈澈微服离开后,只剩下了大理寺的一位大理丞,为掩护二人行踪,带着铁骑走了官道。
听闻此事,径直去往牙行收下这份迎接他们的‘大礼’。
见到宋允执的模样时,大理丞怔了怔,装作不认识,叫来了蓝知州,询问情况,“怎么回事?”
蓝知州背心都湿透了,上前迎人,“大人一路辛苦,先回衙门歇息片刻,此事我必会一个交代...”
大理丞不再搭理他,亲自上阵,开始一个个询问院子里的知情人。
半个时辰后,百名铁骑从牙行内抬出了一具具惨死的尸体,无论活着的,还是死了的,一并带去了知州府,宋允执作为钱家的‘证人’也被请去了衙门。
后院的一处房门一合上,大理丞王兆便转身跪下,“世子...”
沾在衣袍上的血已凝固,成了酱紫色,宋允执此时熬红的一双眸子内全是冰凉的杀意,把手里的木匣子递给了王兆,“查清楚牙行是何时开的,除了崔云舫,还没有人其他人参与,窝点绝非一个,都清出来。”
王兆起身接过,因计划有变,不得不询问,“世子,要动手吗?”
照他们原本的计划,朝廷的人马到了扬州后,先从钱家入手,钱家的盐引即将到期,会急着向朝廷讨要盐引,他们便以此吊住钱家,再牵出朴家。
其余两大家外强内干,不足为患。
可没想到崔家会是头一个跳出来抢死的。
崔家是如何走到了这一步,宋允执心头一清二楚,“崔家必死。”他道,这一点毋庸置疑,除此之外,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得拿到手。
崔家在走私。
而扬州后海的一片海域,归朴家管辖。
今日没有日头,看不清时辰,估摸着已到了正午,脑海里的一道背影一闪而过,宋允执坐在昏暗的光线里沉默了一阵后,交代道:“钱家七娘子明夜会在后海拦截崔家的货船,你带上人马潜伏,务必保住船上的东西。”
此时的青年不再是钱家的七姑爷,他乃侯府的世子,朝廷命官,昨夜身上沾染的血污,每一滴都足够让他伸张正,为民除害。
他道:“她若是来抢,杀了她。”
望她能好自为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