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30-1440

是皇后在后面帮衬呢。太子不动,但是皇后老这么照佛,对于脸皮薄,豁不开面子的人来说,挺难说出拒绝的话的。

  她沉吟了半晌,“要不,我给皇后上个折子吧。”

  嗯?

  “内命妇有给皇后上折子的权利,只当是问安了。”桐桐就说,“里面再给二公主夹一封私信,意思点到,她们要是还那么算计,那有些事就另外盘算了。”

  宁肯给皇后上折子,也不愿意给她姐姐写信,“为何?”

  “我家的脾性吧,她一惯讲究个‘和’字!不是没棱角,她是觉得退一步能解决的事,不用针尖对麦芒。示警是一回事,可若是长期接触下来,皇后和二公主给她情分太厚,她只怕会想着,她退一步,咱们和太子两边都安。要真这么着,就很麻烦了。”

  这话说的,六子娘听着都心惊胆颤。她悄悄的朝后退了好几步,看清心和清韵俩丫头,招手叫两人往出走。

  人一出去,桐桐就从三人的背影上收回视线。

  尹禛知道,她是在试探这三个人。昔日可以全心全意信赖的人,现在不得不小心谨慎的这个份上……“先吃饭!吃饭。”

  桐桐用筷子戳着碗里的米饭,“这俩丫头的父母都是健在的,如今在哪呢,谁都没提过。六子娘应该是可信的,六子在林家,大哥一定会把六子留下,防止半路上被人给做了手脚要挟六子娘。看看吧!看看再说。”

  说完了,她才问说,“阮义他们……怎么样?”

  “周王府的人,咱们能信任二叔,却无法信任老王爷。”尹禛拿着筷子,好似饭吃到嘴里味儿也不对了,“如果咱们跟尹继郭两败俱伤,周王府是有机会的。阮义他们生在周王府,长在周王府,不可能给单纯只是咱们的人。”

  两人对着一桌子的饭菜,顿时失了胃口。

  桐桐喊韩况,“撤了饭菜,以后饭菜跟之前一样,我跟侯爷两个人……一荤一素即可。”

  是!

  饭菜撤了,桐桐拿笔,给皇后写折子。

  折子一个月之后才到了皇后的手上,本来以为是问安的折子,可结果展开一看,皇后心里一紧,吩咐伺候的人,“去请太子,就说让他有空了,素来一趟。”

  二公主在边上呢,放下手里的书问说,“妇人家的问安折子,叫哥哥做什么?”

  皇后叹气:“早前没看出来桐儿竟是这样的性子!要是早知如此,许配给你哥哥,你说我还有什么可愁的。”

  林桐?她说什么了?

  “说什么了?”说的那些,叫我这一国之母看了竟是觉得害怕……

  第1435章 风云际会(75)

  太子拿着手里的折子,看了一遍又一遍。

  皇后问说:“是尹禛代笔,林桐誊抄?”

  太子摇头,“林桐不是您印象里的林桐了,外面传言的都是真的,你要再见她你就知道了,她变的很不一样。大概是短期内经的事太多了,天天命都悬着呢,所以,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。你是没见过她在镇北军中的样子……要是尹禛不在,她一样能辖制镇北军。她现在跟朝堂上那些大人,没什么不一样。”

  所以,这折子就是她写的?

  “必是出自她手。”太子说着,就再看折子。

  折子一开头,就称呼皇后为母后,而后关心母后的身体,衣食住行非常细致的问候了一遍。又说她学医的事,给了皇后许多安神之法。家常一般的聊了她在镇北的生活,比如山里的野生木耳,她跟母后夸耀说,宫里的真不及镇北的好吃。回头她会进贡上来,叫母后千万尝尝。

  家常聊了不少,叫人顿时想起了早前的情分。而后她又说而今盛城的人都称呼尹禛为‘四爷’,她说每尝被这么称呼,她和尹禛都有颇多感慨。说尹禛在王府之中,只随着老王爷长大,跟无父无母并无不同;又说她以为有母,其实有的只有仇人。所以,她和尹禛长大的过程中,唯一充当过母亲角色的只有母后。

  她说起了母后在尹禛病的时候不时的赐给太医,又说起了她的第一次月事,还是皇后给予的教导。在折子中她说,‘每忆及此,常怀感恩’。

  情感铺到这里了,她很自然的转折。说起了这次派去的旧人,感恩皇恩浩荡。然后很自然的提及了跟旧人闲聊的时候才知道皇后对林檀的庇护。她说,她到了如今,有血缘牵绊的也就这么几个了。每一个对她来说,都异常的珍贵。尤其是在搬到盛城的第一天,就发现了府里被人暗藏龙袍一事,知道自己每时每刻都在命悬一线。

  她在折子中说,她与尹禛夫妻一体,尹禛与东宫兄弟一体,一个不甚,尽皆覆灭,‘儿每想起,焉能不后怕’。

  话说到这里了,表达的意思已经出来了。她在说:如今咱都是头上悬着一把刀的,不定哪天刀就驾到脖子上了。我们夫妻跟你绑在一起赴死,这是不得已的事!她的手足血亲就那么几个,你们又怎么忍心叫林檀嫁入东宫,跟你们绑在一起。

  只要林檀不进东宫,要紧的时候,林熊一个转向,林家还有活命的机会。可若是真嫁给东宫,林家连这一丝机会都没有了。这么做,是否有些不厚道呢?

  这已然是隐晦的表达她的不满了。

  话到这里,蜻蜓点水一般就放过去了。折子上继续说的都是恭维母后的话,什么母后慈爱,母后德厚,这叫她想起先生所教授——德为先,能为上,行为善。

  而后她说起来镇北的事来,说起了先太子的旧人,是先太子德为先,行为善,所以,在故去经年之后,依旧有旧人不离不弃。

  林桐这话是什么意思呢?提起先太子就大大不该,还处处提‘德’,她究竟想说什么?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