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金子小说网>书库>历史军事>三国: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!> 第11章 少年潘璋,陈宫之议

第11章 少年潘璋,陈宫之议

  “渠帅,一定要胜啊!”

  “渠帅万胜!”

  张靖行军在卢城与肥城的官道上,沿途百姓纷纷将目光投向大纛,眼中满是期盼与忐忑。

  自发为大军送去祝福。

  “将军!”

  就在这个时候,一名年纪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年,在官道旁大声道:“俺也要从军。”

  “好,汝可留下姓名!”

  战马上的张靖闻言,朝那名少年望去,只见少年生得魁梧,便高声应道:“待大军归来之际,汝可入营,为太平盛世征战四方。”

  说完,便头也不回。

  随着大军远去。

  “将军!”

  少年见张靖回应自己,当即大受鼓舞奋力高喝道:“俺叫潘璋,您可莫要忘了啊!”

  “记住了!”

  张靖也不回头,背对着潘璋挥了挥手。

  “潘璋?!”

  待张靖回味过来,才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。

  “原来是他……”

  待思索片刻,张靖总算知道潘璋是何许人也,这位可是后来的东吴名将,兖州东郡发干人氏。

  年少之际家境贫寒。

  后来举家迁入扬州吴郡,于四年后结识在阳羡任县长的孙权,从而起家。

  “也就是说,这小家伙如今,并没有举家迁往吴郡?”

  想到这些。

  张靖稍作沉吟,便不再多想。

  “璋儿。”

  在张靖远去之后,潘璋身边的一名中年,面色难看低声道:“难道你真的决定要加入黄巾,要知道那可是反贼,万一此役输了,可就麻烦了!”

  中年正是潘璋的父亲。

  他们一家本是东郡发干人氏,原本一家过得不说衣食无忧,但勉强够上温饱还是可以。

  可随着兖州局势变化。

  加上徐州陶谦客居发干,上来就毫不客气,在发干各地开始征粮,致使发干百姓苦不堪言。

  眼看兖州越来越乱。

  听闻扬州显有战事发生,他们一家就有了迁往扬州的念头。

  谁曾想途经卢县的时候。

  遇到太平道施粥,本着家里不富裕,占点便宜就走的念头,他们一家也同其它百姓一般前来取粥。

  于是就麻烦了。

  他们领了粥以后,便被一群黄巾盯上了,在后者晓之以情,动之以理的言语下,他们所携带的粮食,被尽数充公。

  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典型。

  现在他们想走都走不了。

  除非愿意饿死在路边。

  “输赢不好说。”

  潘璋正色道:“以孩儿这两天对黄巾的观察,其青壮的神采面貌,远非其他贼寇可比,有此强卒,同曹使君的成败,尚在两可之间。”

  “不过咱家如今,已然无路可走。”

  “若黄巾得胜,咱家可分田地数十亩,远超在发干之际的田产。”

  “而且此地离发干不远。”

  “说不定咱家的田地,还能分到祖地附近也说不准。”

  说到这里。

  潘璋面带不甘道:“至于黄巾战败,那咱家只能听天由命了,若亡于战祸之中,那也只能是命该如此。”

  “哎!”

  中年父亲闻言不由叹了口气道:“都怪我,若非是我贪心,潘家又哪能有今日之祸。”

  “不过为父还是有些担心。”

  “就算黄巾一时得胜,毕竟他们是乱党,恐怕难以持久,早晚会被朝廷剿灭,到时候又该如何是好。”

  “万一黄巾赢了,又不分良田该怎么办?”

  “……”

  “好了父亲!”

  听着父亲的絮絮叨叨,潘璋有些心疼,又有些不喜道:“如今无论黄巾成败,咱们潘家都没得选,不是吗?”

  “哎~都怪我!”

  中年父亲闻言,面色一阵变幻,最后还是忍不住叹息了一声。

  日中之际。

  张靖行至肥城。

  “主公!”

  阙宣恳求道:“末将请战,此城可由元绍代为镇守,有青壮十余万,定能保肥城无虞。”

  “阙宣。”

  张靖开口道:“如今我军老卒悍将尽数出征,肥、卢二城乃我军命脉,不容有失,父亲在世之际,就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