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五十二章 改制

,确实是好事。只是好事也要做好,不能做坏了。"

  第二天上午,李向阳带着详细的方案再次来到县里。

  刘建军看完方案后,频频点头:"李总,你们考虑得很周全。分阶段推进确实是个好办法。"

  "刘科长,那县里的具体支持措施能不能先定下来?"李向阳直入主题。

  "这个当然可以。"刘建军拿出一份文件,"我们已经初步拟定了一份合作框架,你看看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。"

  李向阳仔细阅读着文件,越看眉头皱得越紧。

  "刘科长,这个框架里提到的土地使用权,期限只有十年?"

  "是的,按照现行政策,最长就是十年。"刘建军解释道。

  "十年太短了。"李向阳摇摇头,"建设一个大型加工厂,前期投入巨大,十年刚刚回本,这样风险太高。"

  刘建军皱了皱眉:"那你觉得多长时间合适?"

  "至少二十年,最好是三十年。"李向阳说道,"只有这样,企业才敢放心投入。"

  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  "这个...我需要向领导汇报。"刘建军有些为难。

  "还有这个贷款担保。"李向阳继续说道,"文件里写的是县里协调银行贷款,但具体的担保措施没有明确。"

  "具体怎么担保?"

  "至少县里要出具正式的担保函。"李向阳说道,"否则银行不会轻易放贷。"

  刘建军连连记录,显然这些细节问题他之前没有考虑到。

  "李总,你提的这些问题都很实际。"刘建军放下笔,"这样吧,我马上向县里汇报,争取在一周内给你答复。"

  "一周时间..."李向阳在心里盘算着,这个时间不算太长,但也不短。

  出了门后,李向阳没急着回去,而是想看看县里其他的企业是怎么发展的。

  路过一家国营罐头厂时,李向阳停下了脚步。

  厂门口冷冷清清,几个工人无精打采地坐在门口晒太阳。

  "师傅,请问这厂子还开工吗?"李向阳上前询问。

  "开什么工?"一个年长的工人苦笑道,"都快三个月没发工资了,设备也老得不行,谁还有心思干活?"

  李向阳心中一动,国营企业的困境他早有耳闻,但亲眼看到还是觉得触动很大。

  "那县里就不管吗?"

  "管什么?"另一个工人接话道,"县里自己都缺钱,哪有余力管我们?听说要改制,但谁知道改成什么样。"
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