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1章 人是会变的

烙印是擦不掉的。

  就算赵立春走了,你想擦掉这烙印,也会把自己给搭进去。

  这就是成在赵立春,败也在赵立春。

  再说了,高育良那文人骨头,就算赵立春得不到组织信任,他也不会干背后捅刀子的事。

  他心里明镜似的,今天你能捅别人,明天别人也能捅你。

  一时痛快了,可这一刀迟早得反噬到自己身上!

  就连李达康都不会这么干,他顶多是装聋作哑,或者干脆换个山头,但绝不会背叛老东家。

  李达康尚且如此,高育良怎么可能比他差?

  所以,上头压根儿就不会考虑赵立春推荐的人。

  反过来想想,要是赵立春不推荐,上头说不定还会琢磨琢磨呢。

  就因为赵立春推了高育良和李达康这两个不对付的家伙,这次晋升他俩什么甜头都没尝到,还得在原地踏步。

  提到田国富,祁同伟虽然板着脸,但心里头根本没当回事。说到底,田国富不过是个小角色,不是真正的大佬。

  祁同伟想在汉东这块地盘上站稳脚跟,最终还得跟真正的大佬面对面较量。

  所以,接下来打算干什么,或者准备斗谁,目标肯定得锁定那位大佬。

  “来者不善呐。”

  不过祁同伟还是得装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。

  毕竟田国富这个即将上任的纪委书纪,之前差点儿就被他给整趴下。虽说“林城隧道枪击案”跟他没关系,祁同伟也没打算趁机陷害田国富,但这种事的影响谁能说得准呢?

  只能说田国富真是太背了!

  但也应了那句老话,“祸兮福之所倚”。

  眼瞅着田国富调离汉东是没戏了,结果反倒因为被赶出汉东,得到了即将上任的纪委书纪的赏识。

  一方面,田国富刚从林城纪委岗位上下来,按这轮改革后的规矩,他本来还有机会往上升呢。

  另一方面,田国富之所以会被赶出去,全是拜祁同伟所赐,而祁同伟背后有高育良撑腰,说白了,田国富其实是被高育良间接给整出来的。

  那高育良对新来的纪委书纪有没有影响呢?

  当然有!而且影响还不小!

  现在大家都知道,赵立春原本是想推荐这位汉大的教授接任纪委书纪的。

  换句话说,高育良就是竞争对手。

  就算他输了,威胁依然存在。

  他和赵立春那是完全的对着干。

  这种对立,就像是天生的一样,难以调和。

  要想缓解,只能靠日后实实在在的打交道和利益上的分配。

  但现在,什么招儿都不管用。
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