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1章 应该斤斤计较

  孙连成哼了一声说:“因为整改资金不到位,我自个儿掏钱买了些小椅子,还有糖果。”

  “我说这些可不是为了显摆我多么大公无私。”

  “我是光明区的区长,财正弄成这样,我都觉得没脸见人!”

  “祁书纪好不容易帮我们解决了财正难题。”

  “结果还被怀疑。”

  “被人拿来当话柄。”

  “说实话,这几天我好几次都想把这事抖搂出去。”

  “但都是祁书纪拦着,我才没说!”

  “现在想想,祁书纪说得对,都是为了工作,哪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。”

  “咱们干的就是这活儿。”

  “要说委屈,环卫工人那才叫委屈呢!”

  “大家不都是为老百姓服务嘛!”

  “对不住各位领导,我有点激动了,这事能不能就这么算了?”

  以前的事?

  在场的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。

  赵立春心里咯噔一下,孙连成问的根本不是能不能过去的事。

  你应该想想,怎么给祁同伟一个说法才对!

  最近都在外面放松,更新也只能勉强维持,等回去后就恢复正常。

  这是在开听证会吗?

  赵立春忽然自问。

  在他看来,

  今天的这个扩大会议,简直就是批斗会和表彰会的混搭。

  用四个字形容就是:批李赞祁!

  虽说五亿还是十五亿的房改资金,都没提李达康的名字,但似乎每件事都跟他扯得上关系。

  或者更准确地说,因为和丁义珍有瓜葛,李达康也无法脱身。

  赵立春越想越觉得不对劲。

  在他看来,五亿也好,十五亿也罢,这些事本身并不算什么大事。

  可偏偏是这样的小事,

  却让李达康这样的人被质疑。

  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?

  赵立春琢磨过来了。

  关键还是用人不当。

  李达康派侯亮平去查房改资金,这本身就是个大问题。

  很明显,

  侯亮平既没有能力,也没那个水平。

  事情没查出什么毛病,反倒给李达康惹了一堆乱子。

  咱们再聊聊丁义珍。

  李达康对丁义珍的信任,与其说是没长眼,更像是自己挖坑自己跳。

  因为他一旦认定了什么,九头牛也拉不回。

  只要他开始信任丁义珍,资源就跟流水似的往外送。

  这还不算,最头疼的是,丁义珍以前那些烂账最后都得算到李达康头上。

  总而言之,

  这就应了那句老话:

  侯亮平你笨也就罢了,还带着我一起笨!

  同理,

  丁义珍也是如此。

  你自个儿有问题就算了,还害得我跟你一起遭殃。

  房改资金那档子事,赵立春算是摆平了。

  祁同伟在听证会上能得到多少支持,全凭他自己本事。

  赵立春虽然一再叮嘱今天会议的内容不能外泄,但来参会的人太多,他自己都不觉得能捂得住。

  所以过不了多久,

  祁同伟这个副书纪明明在干活,却得不到理解支持,甚至背后挨刀的事,就会满城风雨。

  老百姓对这种事,不是一边倒地骂,就是一边倒地夸。

  坏事传千里,越传越离谱;好事传千里,越传越神话。

  不过说到底,

  李达康终归是赵立春的人。

  就像用了侯亮平,重用丁义珍给李达康惹了一堆麻烦一样。

  赵立春要是让外人觉得他看走了眼,用错了李达康,他自己也得被议论纷纷。现在可是赵立春的关键时刻,这种事绝对不能发生。所以他得想办法让李达康摆脱这个烂摊子。控制网上舆论不难,难的是处理人的问题。尤其是那位“三号人物”和另一位“三号人物”。前者赵立春还能摆平,但后者,恐怕连李达康自己都搞不定。

  没办法,为了帮李达康擦屁股,赵立春只能同时对付这两个人。

  于是,在这次莫名其妙的扩大会议结束后,赵立春私下约见了副省长高育良,还有京州市的副柿长祁同伟。这俩人真是师生,位置也挺相近。高育良是副省长兼省会城市的代理书纪,祁同伟也是副省长兼京州市的代理书纪。不过再往上爬,两人的路就分叉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