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章 告诫也是警告

  “朱伟提到过,一年前他办过一起抢劫案。”

  “有个嫌疑人为了立功,供出了一个叫王海军的人。”

  “这个王海军是卡恩集团保安队的队长。”

  “在侯贵平案的举报人丁春妹失踪那段时间,他曾去过苗高乡。”

  “朱伟他们顺着这条线索查王海军。”

  “找到了丁春妹的尸体,证实她是被人杀害的。”

  “但就在他们要把王海军带回局里审问时,他却死在了局里。”

  “朱伟发现王海军的脖子上有针孔注射的痕迹。”

  “本来是想验尸的,但王家收了钱,尸体很快就被火化了。”

  “还有这些照片,都是从一个叫李大北的照相馆老板那里冲洗出来的。”

  “他起初想用照片换钱。”

  “后来不仅人被抓了,照相馆也被烧了。”

  高育良问:“有证据吗?”

  祁同伟摇了摇头:“没有。”

  “不过,”他平静地说,“这些事情一审就能水落石出了。”

  确实是这样。

  自上而下的审查比自下而上的调查简单多了。

  这些陈年旧案,涉及的人数众多。

  只要一审,总会有人开口的。

  说到底,关键还是得看能不能顺利抓人,以及用什么名头去抓。

  高育良叹了口气:“卡恩集团近期效益下滑得厉害。”

  “但那可是关乎几千人的饭碗。”

  “若你真打算动手。”

  “林城那边绝不会善罢甘休。”

  “李达康那边态度也难料。”

  “他要是出面阻拦。”

  “你们的调查只会举步维艰。”

  “这些证据,终究不够确凿。”

  “当事人又不在了。”

  祁同伟回应道:“朱伟打包票,只要抓了这帮人,关键证人自会现身。”

  高育良眉头紧锁:“你怎么开始信起这些口头保证了?”

  祁同伟耸了耸肩:“老师,他们为这个案子耗了十几年。”

  “江阳,那本该前途似锦的年轻人没了。”

  “朱伟,本有机会晋升的好警差也浪费了。”

  “还有那么多和此案相关的人。”

  “连张老师那样的清高之人都愿意自毁名誉。”

  “有这样的背景,我还有理由不信他们吗?”

  “就算被骗,也无妨。”

  “真要有事,顶多受点处分,李达康也拿我没辙。”

  高育良指着他道:“你呀,和江阳有什么区别!”

  “太冲动!”

  “一上头,什么都干得出来。”

  祁同伟笑道:“区别可大了。我在京州是什么地位,饲法界的顶梁柱。”

  “我说到做到。”

  高育良懂了:“那你打算如何应对?”

  祁同伟说:“希望老师能将此事提到**会上讨论。”

  “提到**会上?!”

  高育良一惊:“你这么有把握,林城的赵立春会点头?”

  “他要是一压下来,你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。”

  祁同伟摇了摇头:“赵立春不会压的。”

  “他快升了。”

  “这时候挑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。”

  “对他来说反而是加分项。”

  “这些年,他把自己捧得太高了。”

  “估摸着他自己也清楚。”

  “所以偶尔自降身价,也不是坏事。”

  “再说了,省厅那边已经知道这事了。”

  “赵立春没必要因为林城再给自己找不痛快。”

  高育良冷哼一声:“别在背后嚼舌根,特别是关于你的上级。”

  祁同伟笑了笑,又给出一个理由:

  “卡恩集团的人垮了,但集团不会倒。”

  “几千人的饭碗依然稳当。”

  “孙传福这种人没了。”

  “我觉得林城的领导班子反而能趁机插手,推动改革。”

  “短期来看,或许是个小插曲。”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