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程表示:“关于皮总提到的问题,我们并不逃避。
我们也清楚自身在人员配置和经验上的不足。
若皮总担心建工集团的合作会拖慢进度,那么……”
“建工集团可以出具书面承诺。”
简言之,
建工集团提出愿与中福集团立下约定,承诺一旦未能如期完成新开发区项目,将自行承担全部赔偿责任,无任何推诿。
程程补充道:“如因延期或未达要求,我们甚至甘愿放弃承建资格。”
此番坚定表态迅速赢得京海市相关人士的支持,让建工集团的影响力显着提升。
皮丹却认为建工集团开局便已亮出底线,与并购团队商议后表示:“程总,你确实很有胆识。”
但他随即指出,“我们的顾虑远不止工期问题。”
“例如莽村的土地征用工作,建工至今仍未彻底完成。”
他继续提到,“期间我们也听到不少负面消息。”
他忧虑地说,“当地村民的态度可能还会反复。”
“中福集团必须考虑到这种潜在的不利因素。”
实际上,建工集团过去的一些负面印象根深蒂固,与莽村村民的关系也曾紧张。
中福集团以此为由,担心建工接手新开发区会激化村民矛盾,从而影响自身声誉。
毕竟,合作方频繁与地方村民产生摩擦,对中福而言无疑是不必要的风险。
虽然这种情况未必会发生,但中福集团仍倾向通过并购建工,全盘接手新开发区项目,以全新姿态开展建设,规避潜在的冲突。
程程轻笑回应:“皮总或许对我们建工有所疑虑,但总该相信京海警方的力量。”
她强调,“若有村民借此生事,京海警方绝不会袖手旁观。”
她认为皮总的担忧实属多余。
祁同伟适时附和,表示如有类似情况,京海警方必将全力以赴,确保新开发区的建设顺利推进。
皮丹随后说道:“好,我相信祁局长能够营造一个和谐的建设环境。
那么,接下来我们讨论合作的具体模式吧。”
“如果合作,中福和建工的股权比例该如何划分?”他追问,“建工负责新开发区的基础建设,中福则负责招商及未来商铺、写字楼等商业部分的运营。”
“由于后续工作主要由中福主导,所以基础工程完成后,建工的任务量会大幅减少。”
在此背景下,建工集团不得不慎重考虑如何获取应得的利益。
中福显然无意承担初期资金,而是希望建工承担建设任务,自己专注于管理,在项目结束时按比例分享收益。
若按此计划,建工需承受巨大的启动资金压力,并需等待中福接手,直到项目圆满竣工,市场环境稳定后,才有望逐步回本。
然而,这一过程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,具体周期难以预测。
即使京海市愿意助力建工集团与银行协商贷款,高昂的利息依然让建工集团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,久而久之,可能陷入无利可图的窘境。
建工集团对此心知肚明,绝不会贸然承担这样的风险。
不过,撇开资金问题,建工集团与京海市都明白,中福集团在招商引资和商业运营方面的专业能力至关重要。
中福集团的品牌号召力不可小觑,它的名字一旦与新建商场挂钩,便能吸引众多知名品牌入驻,从而提升商场及所在商圈的价值,带动周边房地产和配套设施的发展。
除了商业管理,中福集团还涉足多元产业,包括零售、啤酒、电力、地产、燃气、医药等,这是京海市迫切希望与其展开深度合作的关键因素。
他们期待中福集团能在京海市扎根,创造更多就业机会,吸引高素质人才,推动人口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显着增长。
同时,借助京海新开发区的平台,推动东山市新兴经济的崛起,实现越东地区的经济转型与升级。
当区域经济一体化全面铺开时,长江三角洲与新兴经济圈将实现无缝衔接,越东地区的经济将迎来质的飞跃。
这不仅能消化和承载国际市场的功能,还能拓展国内经济和金融领域的空间,为我国走向世界舞台奠定基础。
在此基础上,我们能够乘风破浪,布局更广阔的全球市场,全方位覆盖南大洋诸国,构建环东南沿海经济一体化战略,摆脱对传统经济体系的依赖,开辟全新的国际市场。
这不仅是经济上的重大突破,更是政治层面的战略性举措。
因此,越东地区计划提升东山市的地位,同时解决京海市现存的问题,为这片老工业基地注入新的生机,迎接新时代的挑战。
在这种形势下,京海市和建工集团在中福集团面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,谈判过程充满艰难。
因为双方对中福集团的需求强烈,而中福集团则牢牢把握着主导权。
即便程程提出了一套利益分配方案,只要中福集团觉得不够理想,仍有调整的空间。
所以,双方的合作仍然存在变数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