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4章 省市干部下乡,考核正式开始
第194章 省市干部下乡,考核正式开始
六月收麦,七月蔬菜熟,然后就是八月了。
一九七八年八月的海滨市,热浪滚滚。
自店公社的土路上,两辆首都吉普卷起漫天黄尘,缓缓驶入公社大院。
车门打开,几个穿的确良衬衫、手提公文包的干部模样的人陆续下车,为首的是一位四十出头、面色严肃的男子。
“封科长,那就是自店公社供销社?”省供销总社政治局的孙干事打量着不远处的一座大院。
灰扑扑的墙上“发展经济,保障供给”的标语鲜红,显然是定期描摹了。
封长帆擦了擦额头的汗,点头道:“是的,孙干事。不过我们今天不直接去供销社,先到各生产队走走。”
这是省供销总社派出的考核组,由政治局、劳资科、外事处的干部牵头,由海滨市供销总社政工科、劳资科的副职领导陪同,专程考核海滨市供销总社外商办筹备组工作人员的情况。
他们从月初开始考核,每天考核一人,如今轮到了在自店公社供销社工作的钱进。
孙干事仔细看钱进档案,对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人笑道:“郑组长,这个钱进挺厉害呀,在搬运大队干到了大队长,在供销社干到了主任,相当厉害。”
郑组长皱了皱眉头:“钱进、钱进,这个名字很熟悉呀,韦社长提过他,我有印象。”
“封副,我记得这是你们政工科最看好的干部?他倒是出乎预料的年轻,今年才26岁呀。”
封长帆明白两人的意思,这是在怀疑钱进背后有关系,是走关系升职的。
他对此早有准备,拿出一袋档案递给郑组长:“您看一下他的详细履历,这是一位很出色的同志,非常优秀,干一行爱一行。”
“他在从事搬运工工作的时候就屡立功劳,升职为大队长后,更是立功不断,曾经多次接受了联合单位的表彰。”
‘联合单位’这四个字他着重加大了音调。
郑组长自然能听懂他的潜台词:
钱进没有什么关系,否则也不会立功让多个单位联合表彰。
当然,也有一种可能他的背景大的很,大到能影响多个单位帮他找机会立功,大到多个单位可以帮他开表彰大会。
可是这样又有个问题出现了。
如果有如此深厚的背景,何必从搬运工起步呢?
要知道搬运工那是真真实实需要出大力的工种,而且立功机会少、在领导面前露脸机会少,很难晋升。
另外现在任何单位入职后,基本上都没有调岗机会了。
钱进之前想调销售岗或者采购岗就很难,还是机缘巧合碰到了改革开放在即,供销总社在市一级增设新科室,要考核他才得以给他转岗。
郑主任和孙干事等人都明白其中道理,他们全是老供销,封长帆不需要多说,点一下后他们便没有了疑虑。
另外封长帆还给进一步做了解释:“调钱进同志来自店公社供销社上班是有原因的,他是省外商办和我们单位开会后,领导讨论出来的重点观察人才。”
“我们安排他来到基层的供销社,一是想看看他的一线服务意识,二是想看看他面对单位内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的情况下会怎么处理。”
郑组长点头:“这事韦社长跟我提过,他处理的不错。”
封长帆说道:“是的,相当不错。”
“贪污犯马德福被他一手挑落马下,不止如此他还成功从基层生产队入手,发动群众控诉分销站的负责人——这都是马德福的心腹。”
“钱进获得了马德福的贪污犯罪和收受贿赂的证据,又将分销站负责人发展成了控诉马德福的证人。”
“就这样,他成功将马德福送入了监牢,晋升成为了供销社主任。”
孙干事闻言惊叹:“是个人才,有机会得让他当面汇报一下这个工作。”
“这个机会只能等以后了。”
为了掌握外商办筹备组成员在新岗位上的真实情况,他们考核过程中不通知成员本人,而是通过地方关系直接深入基层了解。
考核组一行五人,在封长帆的带领下先进入公社报备了行程。
这年头农村可不安全。
车匪路霸时有出现,经常有人在乡村地区出事。
今天公社书记不在家,主要领导班子去县城开会了。
不过封长帆等人不需要公社领导陪同,他们需要的是公社治安员。
报备行程后,公社联系治安所,刘建国亲自给省城来的领导保驾护航。
他们首先来到了离公社最近的七道生产大队,这是郑组长找到的关系。
路上刘建国一个劲看郑组长。
郑组长笑道:“怎么了,所长同志,我脸上开花啦?”
刘建国嘿嘿笑:“不是,领导,我看您面熟。”
郑组长闻言笑而不语。
他们赶到大队的时候正是上午九点多,社员们已经下地干活去了,只有几个老人和孩子在树荫下乘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