迫突尼斯政府签订的。
“大使先生,你确定你所说的话能代表法国政府的态度吗?”卡诺瓦斯首相先是沉默了片刻,随后阴沉着脸询问道。
“当然。”法国大使点点头,对于面色阴沉下来的卡诺瓦斯首相没有丝毫惧怕,面带笑容的回答道:“这是国内告诉我的最新消息,既然战争已经结束了,那我们自然也就没有和谈的必要了。”
卡诺瓦斯首相点点头,面色恢复了正常,声音却异常的冰冷:“既然贵政府已经做出了决定,那我自然无法阻拦。
希望意大利政府也能接受你们的借口,西班牙会毫不犹豫的站在意大利那边。”
虽然对法国人无耻的行为有些愤怒,但卡诺瓦斯首相并不会主动的破坏和法国之间的关系。
西班牙的态度也很明确,那就是和意大利站在一起,支持意大利的决定。
如果意大利想要和法国撕破脸,那西班牙就会选择力挺意大利。但如果意大利选择退让的话,西班牙自然不可能独自发动和法国的战争。
那么问题来了,意大利政府到底是什么态度呢?
等到法国大使转告意大利政府同样的话语之后,意大利政府也显得极其愤怒。
他们也没想到法国人居然会硬扛两国的压力,选择快速占领突尼斯来结束战争。
这也代表着意大利目前只有两种选择,要么和法国人硬刚,要么就只能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,当一回乌龟王八蛋了。
如果说翁贝托一世还能沉得住气的话,那么主动挑起民愤的贝内德托·凯罗里首相,此时就是意大利最沉不住气的官员了。
没办法,首相的地位总是这么尴尬。虽然首相象征着极高的权力,但在这样的意外事件之中,也很容易成为民众集火的对象。
在欧洲的君主制国家,首相有着一个相当特殊的作用,那就是为国王以及整个政府背锅。
当国王和政府的决策面临重大失误的时候,首相一般会主动辞职来平息民众的愤怒。
毕竟相较于更换国王来说,更换首相更加简单,对国家造成的影响也会更低。
“国王陛下,卡洛陛下还愿意支持我们吗?”贝内德托·凯罗里首相主动找到了国王翁贝托一世,询问西班牙关于此事的态度。
“卡洛前不久才发来电报,西班牙愿意站在我们这边,支持我们的所有决定。”翁贝托一世的脸上浮现出笑容,这或许是他这几天来听到的唯二的好消息了。
至于另一个好消息,则是卡洛第一次表达自己支持意大利政府的态度。
换句话来说,意大利干涉法国入侵突尼斯并没有得到其他欧洲列强的支持,这也正是目前意大利比较尴尬的处境。
卡洛的行为可谓是雪中送炭,也让翁贝托一世对于自己这个弟弟更有好感。
听到西班牙方面还愿意支持意大利,贝内德托·凯罗里首相终于松了一口气。
这也代表着意大利还没有在这场外交冲突中完全失败,虽然法国已经占据了优势,但意大利仍然有翻盘的机会。
“陛下,从我国的民意考虑,我认为绝不能放弃突尼斯,至少也要拿回一部分土地,这样才能挽回我们投资突尼斯的损失。”贝内德托·凯罗里沉默了片刻之后,将希奕的目光看向了翁贝托一世,提议道。
翁贝托一世叹了一口气,但还是向首相表达了自己的支持态度:“这件事情就全力交给你去做吧,只要能够挽回一部分损失,至少可以向民众交代了。”
贝内德托·凯罗里首相点了点头,随后目光变得十分坚定,恭敬的退出了王宫。
从王宫走出,贝内德托·凯罗里首相重新召开了意大利内阁会议,并且宣布了自己的一项大胆决定,那就是出兵突尼斯,占领法国人目前还没有占领的地方,比如突尼斯中部重镇凯鲁万,斯法克斯以及南部城市杰尔吉斯等等。
意大利作为和突尼斯最近的欧洲国家,对于突尼斯的情况也是比较了解的。
意大利甚至在突尼斯投资了一条从突尼斯城直达加贝斯的公路,这其中就连接着凯鲁万和斯法克斯。
既然法国人已经占领了突尼斯城,那么意大利只能将目光放向突尼斯的中部和南部区域。
好消息是,法国为了尽快和突尼斯政府达成和平协议,并没有选择全面占领突尼斯的所有城市,而是优先从卡夫往东进攻突尼斯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为了防止法国人反应过来,意大利政府表面上只是在进行着抗议,似乎并没有多余的动作,试图用这样的行为来麻痹法国政府。
贝内德托·凯罗里首相则在暗中派出去了两支军队,这两支军队将分别前往突尼斯中部和南部区域,尽可能抢占更多的土地和城市。
反正突尼斯的人口也只有70万,能够获得多少人口已经不在意大利政府的考虑范围之内了。
只要能够获得一部分土地,对意大利政府来说也是不亏的。有收获就能够应付愤怒的意大利民众,至少不会因为民众的愤怒而导致政府的倒阁。
为了保住自己的首相地位,贝内德托·凯罗里也算是下定了决心。
除了出动两支总人数超过三万人的军队之外,他还调动了意大利舰队,为这三万军队保驾护航。
就算意大利登陆期间被法国人发现,有着海军的保护,也不用担心这些意大利士兵的安危。
这些陆军和海军加起来足以与法国在突尼斯的军队对抗,为意大利政府拖延更多的时间。
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