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7章 郜国来人
赵祯道:“且不急着结拜。李鬼你既然揭了招贤榜,也有些武艺在身。就去【黑旋风】李逵军中做个都头,你二人正好亲近,你在军中也学些李将军的武艺,如何?”
李鬼听了,连忙拜谢。
不提【黑旋风】李逵、【白旋风】李鬼二人下朝后如何,只说又过了两日。多日不曾有动静的迷雾通道又有异象。
赵祯听了,前去迷雾通道前,投入一点气运,一封信传送了过来。
赵祯看过后,大喜。
却是外翁郜博从【浮空大陆】中寻到教谕胡培德,并从郜国送来几人前来任职。
当即,赵祯投入气运点,迷雾通道里再次走出许多男女老少,人人肩挑手抬。
为首的仍旧是郜博、郜康、郜勇三人,再之后就是教谕胡培德,接连走出一百二十余人,又有十余架马车出来,迷雾通道这才恢复了平静。
暂行把人都安置在城西的礼宾院,这处原来叫鸿胪馆,如今改名叫礼宾院,隶属于鸿胪馆,专掌郜国、曹国、鲁国等互市贸易事。
应刚从齐州回转的【小旋风】柴进上书,柴进从户部郎中调任鸿胪寺少卿。而户部郎中一职,则发敕调齐州的程万里担任。
安置好众人后,赵祯当先把外戚郜博、郜康、郜勇并教谕胡培德四人请进宫中。
见礼后,赐了座。
赵祯当先开口道:“可是又见到胡教谕了。当初若不是教谕暗示,哪里能有我今日。”
胡培德连忙道:“没有我提示,对国主也没多少影响。”
赵祯道:“若没教谕提醒,我哪里能与郜家结亲?后头什么样子,自然也就不好说了。”
姬清婉听了,问道:“王上,这其中可有什么典故?”
赵祯笑着将胡培德当初叫自己把握住机会,成为百柳村里正一事说了。姬清婉道:“也就是那时候,郜鹄哥哥才结识了王上,做媒把我等四个嫁给了王上?”
赵祯点头:“今夜设宴,你等四个可是要再敬教谕一杯好酒。”
胡培德听了,连道不敢。
“教谕,学生这里草创,各处缺乏得力人手,我欲以教谕为国子监监丞,兼任国子监博士,教授国子监诸生经义。”
赵祯话音刚落,胡培德就回道:“我从郜国来,自然是有意来此任职。”
郜博道:“贤婿,除去胡教谕,我三人也下定决心来梁国安身,再就是清婉三人母舅家,也来了几人。”
赵祯听了,也都点了点头。
夜里,赵祯设宴,款待了前来梁国出仕的众人。
郜勇、段诚、宋承宇三人,算是武将一途,郜博、郜康夫妻,还有一个郜凌飞,以及段宇、贾然三人,都是文人出身。
第二日,赵祯就和吴用等人就着众人履历,把前来的众人安排了职司。
除了胡培德,说起来,和赵祯都有些亲戚关系在。郜博等人不必说,在郜国,都算是外戚。段、贾、宋等人,也是姬清婉等人的母舅家亲戚。
除了这些有意做官的,来的其余人,不是这些人的亲眷,就是这几家从事商贾货值买卖的。对于这些人,赵祯这里并无多少照顾,全靠这些人自己经营。
可能唯一吸引众人前来的因由,就是梁国初立,还有许多机会。
郜博在郜国担任一县主簿,算是来的人中官职最高的一个。赵祯委任郜博去了齐州临邑,做了知县一职。
郜康,在郜国也不过是在少府监文绣院做了个不入流的吏目。来到梁国后,担任了少府监文秀院专知官,贾氏也在文秀院做了个从九品的典事。
至于郜勇,在郜国也不过是个无品都头,如今也做了阳谷县县尉。段氏、宋氏二人都随郜博、郜勇前去上任。就在本县做个小吏。
除了郜博,对于其他几人的安置,吴用等人也是十分别扭的。
即便不能安排一个高官,起码也应该做个清贵的职司。这些都叫姬清婉挡了回去。如今这方世界,早与先前不同。
果然,诏书下达之后,众人都十分高兴,并无不满之色。
其余如郜凌飞、段宇、段诚、贾然、宋承宇五人,郜凌飞,段宇、贾然三人做了一县主簿,段诚、宋承宇二人,则做了武知寨官。
其余人等在接风宴后,或随为首的几人去各县赴任,或是散在各处府县各自营生。
郜博此次前来,带来最多的就是书籍。这些书都送去了国子监,只等胡培德使人整理好之后,就挑选其中最有用的,刊印发卖。
随胡培德来的一个叫毕少华的,郜国私塾教谕出身,写的一手好字,被赵祯委以国子监典籍之职,以管国子监图书。
如今的任务,便是整理图书,并接管了【印书作坊】,今后,梁国官营印书作坊就归国子监管理。
对于这些郜国来人,赵祯并不抵触。
如今梁国军政大权仍旧掌握在赵祯手中。尤其是军权,这个是赵祯断然不会撒手的。只要军权在手,别的并不用担心。往后,还要招募更多的人才,单靠赵祯从幻世界带出来的这些人,打仗或许还成。可要论做官治理地方,官职最高的也就是程万里了。
至于田虎、方腊两处势力的参政、佥书、经略使等官职,不过是个伪官。论才学,这些人都不曾中过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