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时年继续道:“大面积种植蓝莓和葡萄,也可以回答刚才杨书记提出的民生,就业以及稳定的问题。”
“蓝莓和葡萄,不管是种植,管理,采摘等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,需要庞大的劳动力。”
“而青林镇的本地居民有着天然的优势,为这些老板打工。”
“既能赚到属于自己的钱,也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学习技术。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,就可以自己种植。”
贺时年说了很多,众人听得一愣一愣的。
杨北林也不得不佩服贺时年的计划和想法可操作性很强。
也符合青林镇的实际情况。
但就这样放过贺时年,杨北林又不甘。
想到这些,他又问:“有没有设想过,种植葡萄和蓝莓的面积可以达到多少?”
“还有相应的辅助措施如何配置?比如冷库厂,统一收纳厂等?”
贺时年早有准备,道:“目前有意向的老板认植的在200亩左右。”
“每亩平均需要2.5个劳动力,这就可以解决500人的劳动力。”
“这还不算高峰采摘期,到那时只会更多。当然,200亩也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,青林镇种植蓝莓和葡萄的终极目标是2万亩。”
闻言,众人都吸了一口气。
2万亩,那岂不是可以解决将近5万个就业岗位?
口气还真不小。
听到这个数字,杨北林冷笑了起来。
“贺书记的设想还真是宏伟庞大呀。想法是好的,但你有没有考虑过,到时候青林镇的劳动力不足怎么办?”
贺时年自信道:“当然想过,青林镇的南连西坪镇,东连城关镇,我调查过,这两个人临近城区,人多地少。”
“很多人都在外务工,如果青西公路修好,将这两个乡镇的人流引入青林镇,那完全是没有问题的。”
“到时候,青林镇各方面都会迎来发展,比如餐饮业,住宿业以及娱乐业等。”
听到贺时年的这些回答。
就连杨北林都有些不得不佩服了。
今天他来青林镇就是为了找茬的。
但茬没有找到,却被贺时年上了生动的一课。
这种感觉如何酸爽,只有当事人杨北林才能深刻体会了。
见众人不说话,贺时年又点了点PPT,说道:“刚才杨书记提到的冷库厂,收纳厂我们已经在考虑。”
“并且已经初步和某些企业接触,他们有意愿来青林镇投资建厂,只要在土地,税收,政策等方面谈妥,我相信青林镇这金窝,一定可以引来金凤凰。”
杨北林显然没有想到贺时年的准备工作做得如此充分。
“贺书记,除了农业发展,还有其他的吗?光农业的发展,还是不能全面带动青林镇的发展呀!”
贺时年看向了听得目露星光的杨柳,示意她将资料下发。
杨柳等人早有准备,连忙将准备好的资料下发下去。
资料最先发到了杨北林的手里。
看了一眼标题。
杨北林的目光就被这两份资料彻底吸引。
一份是《关于西陵白药投资建设原材料厂的意向书》。
一份是《关于三七和草乌需求量的计划书》。
杨北林拿起这份报告翻开看了起来。
而越看他的眉毛皱得越紧,随之,他的眼里露出光亮。
最后,当看到三七的原材料十年需求量是6万吨,草乌十年的需求量是2万吨。
而这些总共需要种植四万六千亩三七,两万八千亩草乌。
而每亩三七的产值在8到20万,草乌的产值在3到10万。
周期虽然是三年一波。
但如果真按照这个产值下来,三七和草乌加在一起那就是将近100亿的产值呀。
天呐,这是多么大的政绩。
又是多大的政治资本?
杨北林虽然是县委书记,但看到这两份意向书和计划书的时候,脸色也发生了剧烈变化。
而杨北林脸上的表情变化,都被贺时年一丝不漏地捕捉在眼里。
这两份意向书和计划书是昨晚苏澜传给贺时年的。
接下来,贺时年话锋一转,说道:“刚才杨书记提到了关于青林镇全面发展的问题。”
“接下来,大家拿起桌上的材料看一眼,我将根据这几份材料,围绕着杨书记提出的几个问题一一向各位领导汇报。”
这都已经白纸黑字写在上面了,还用汇报吗?
汇报个毛线呀!
接下来,贺时年围绕着三七和草乌的种植,以及相应设施配套的需求等进行了全方面的阐述。
&